腳後跟疼,並不是一種極爲嚴重的疾病,但是這種疼痛感,有時會比較強烈。通常是腳剛剛沾到地,就會有疼痛感的出現,雖然並不會致命,但是也會影響日常的生活。而引起腳後跟疼痛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那麼,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呢?對於這種情況平時在生活中該注意什麼?
一、腳後跟疼可能暗示6種疾病!
一般來說,像運動損傷、穿高跟鞋或走路過多導致的勞損等都可能導致其跟骨止點處的慢性損傷,繼而致使腳後跟痛。但是這種原因引起的,只要及時調整,多休息,按摩後,並更換平底鞋等就可以得到好轉,不需要過度擔心,真正要警惕的是以下6種疾病。
1、血管瘤:血管瘤可以發生於皮膚上,也可以出現在皮下組織或者臟器上,正常情況下不會惡變。但是因爲腳後跟這個部分屬於比較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所以容易破裂出血,所以需要及時治療。
2、足跟骨刺:看到這,可能你還不知道是什麼,但要是說到它的別稱,那你多半應該是聽過,那就是骨質增生,多是關節退化、老化的結果,所以好發於中老年人。而隆起的骨刺,可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疼痛,其嚴重程度和局部炎症反應的輕重有關。
3、跟腱炎:也是比較多種的一種骨科疾病,主要是因爲過度鍛鍊、錯誤的鍛鍊方式、外傷或感染等多種原因導致,跟腱內的纖維組織發生了慢性損傷引起,從而出現腳後跟疼痛、痠痛。
4、跟骨後滑囊炎:從名字我們也能看出來,也就是滑囊的炎症。我們足部有3個滑囊,而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最容易出現炎症。當出現炎症後,就可引起疼痛,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所以比較腫脹,有明顯壓痛。其主要誘因就是因爲穿的鞋子過緊、過硬、過小,常出現在一些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身上。
5、跟骨骨膜炎:主要是因爲足跟部位的肌肉,長時間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下引起的,時間久了,就可能出現炎症,一開始可能只是單純的運動後出現疼痛,後期病情嚴重了,可能走路都困難。
6、跖筋膜炎:發生此病,最多見的因素就是長時間站着、走路比較多等導致的腳後跟過度勞損引起炎症,繼而引發疼痛。疼痛有以下特點,剛走的時候,痛感明顯,走幾部了,痛感有所緩解,但是隨着走路劇烈或站立時間的增加,痛感會越來越明顯。
由此可見,導致腳後跟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疼痛的感覺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要及時到醫院骨科檢查一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再對症治療。同時,也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們有效緩解腳後跟疼痛的症狀。
二、5招緩解腳後跟疼
1、注意休息,當腳後跟出現疼痛,最多見的就是因爲長時間站着、走路、運動引起的,是疲勞的體現,所以休息是最好的緩解疼痛的辦法,及時緩解疲勞,才能將疼痛扼殺在搖籃裏。
2、可以端盆熱水泡泡腳,緩解一下足部疲勞,順便還可以按摩一下自己的足底,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3、在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後,也可以試試冷敷,15~20分鐘左右就行,這樣可降低炎性因子的釋放,從而減少疼痛。等到48小時進入恢復期後,可以適當熱敷15~20分鐘,一天2~3次,對緩解疲勞、減輕疼痛也是有幫助的。
4、對於腳後跟疼痛,建議可以選擇運動鞋或者坡跟鞋(有點後跟,高約1.5~2cm,不是高跟鞋哦),或者買雙專用足跟墊,墊高腳後跟,讓周圍肌肉和韌帶放鬆,疼痛也能緩解。
5、如果持續性疼痛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有必要的話,比如嚴重影響行走時,可以考慮局部封閉治療。
KOK娱乐商學院提醒,導致腳後跟疼的原因有很多,有不是疾病引起的,有疾病引起的,所以出現腳後跟疼的症狀時,我們要了解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再對症治療,相信疼痛的症狀很快也就能得到解決。
腳後跟疼,並不是一種極爲嚴重的疾病,但是這種疼痛感,有時會比較強烈。通常是腳剛剛沾到地,就會有疼痛感的出現,雖然並不會致命,但是也會影響日常的生活。而引起腳後跟疼痛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那麼,腳後跟疼是什麼原因呢?對於這種情況平時在生活中該注意什麼?
一、腳後跟疼可能暗示6種疾病!
一般來說,像運動損傷、穿高跟鞋或走路過多導致的勞損等都可能導致其跟骨止點處的慢性損傷,繼而致使腳後跟痛。但是這種原因引起的,只要及時調整,多休息,按摩後,並更換平底鞋等就可以得到好轉,不需要過度擔心,真正要警惕的是以下6種疾病。
1、血管瘤:血管瘤可以發生於皮膚上,也可以出現在皮下組織或者臟器上,正常情況下不會惡變。但是因爲腳後跟這個部分屬於比較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所以容易破裂出血,所以需要及時治療。
2、足跟骨刺:看到這,可能你還不知道是什麼,但要是說到它的別稱,那你多半應該是聽過,那就是骨質增生,多是關節退化、老化的結果,所以好發於中老年人。而隆起的骨刺,可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疼痛,其嚴重程度和局部炎症反應的輕重有關。
3、跟腱炎:也是比較多種的一種骨科疾病,主要是因爲過度鍛鍊、錯誤的鍛鍊方式、外傷或感染等多種原因導致,跟腱內的纖維組織發生了慢性損傷引起,從而出現腳後跟疼痛、痠痛。
4、跟骨後滑囊炎:從名字我們也能看出來,也就是滑囊的炎症。我們足部有3個滑囊,而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最容易出現炎症。當出現炎症後,就可引起疼痛,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所以比較腫脹,有明顯壓痛。其主要誘因就是因爲穿的鞋子過緊、過硬、過小,常出現在一些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身上。
5、跟骨骨膜炎:主要是因爲足跟部位的肌肉,長時間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下引起的,時間久了,就可能出現炎症,一開始可能只是單純的運動後出現疼痛,後期病情嚴重了,可能走路都困難。
6、跖筋膜炎:發生此病,最多見的因素就是長時間站着、走路比較多等導致的腳後跟過度勞損引起炎症,繼而引發疼痛。疼痛有以下特點,剛走的時候,痛感明顯,走幾部了,痛感有所緩解,但是隨着走路劇烈或站立時間的增加,痛感會越來越明顯。
由此可見,導致腳後跟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疼痛的感覺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要及時到醫院骨科檢查一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再對症治療。同時,也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幫助我們有效緩解腳後跟疼痛的症狀。
二、5招緩解腳後跟疼
1、注意休息,當腳後跟出現疼痛,最多見的就是因爲長時間站着、走路、運動引起的,是疲勞的體現,所以休息是最好的緩解疼痛的辦法,及時緩解疲勞,才能將疼痛扼殺在搖籃裏。
2、可以端盆熱水泡泡腳,緩解一下足部疲勞,順便還可以按摩一下自己的足底,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3、在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後,也可以試試冷敷,15~20分鐘左右就行,這樣可降低炎性因子的釋放,從而減少疼痛。等到48小時進入恢復期後,可以適當熱敷15~20分鐘,一天2~3次,對緩解疲勞、減輕疼痛也是有幫助的。
4、對於腳後跟疼痛,建議可以選擇運動鞋或者坡跟鞋(有點後跟,高約1.5~2cm,不是高跟鞋哦),或者買雙專用足跟墊,墊高腳後跟,讓周圍肌肉和韌帶放鬆,疼痛也能緩解。
5、如果持續性疼痛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有必要的話,比如嚴重影響行走時,可以考慮局部封閉治療。
KOK娱乐商學院提醒,導致腳後跟疼的原因有很多,有不是疾病引起的,有疾病引起的,所以出現腳後跟疼的症狀時,我們要了解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再對症治療,相信疼痛的症狀很快也就能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