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傳
2015-07-02

〖歷史大講堂〗

四世三公袁本初,諸侯爭霸生靈塗。

呂布驍勇少謀略,孔融道義性情負。

血色赤兔世難出,貂蟬貌美靜若淑,

金戈鐵馬定乾坤,隨身經史傲東廬。


〖董卓〗

   字仲穎,隴西臨洮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官至太師、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董卓入朝亂政,“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協衆,睚眥之隙必扳,人不自保”。後招致羣雄聯合討伐,但聯合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


〖十八路諸侯〗

   東漢末年,諸侯討董,共計18路諸侯: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郡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討伐董卓〗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組織地方軍對抗董卓的戰役。中平六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爲帝,實行恐怖統治。關東各地方羣雄見此,以討董爲名起兵,推舉袁紹爲盟主。雖然曹操出兵,及後到的孫堅奪戰,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盟軍決裂,形成羣雄割據的局面。



〖呂布〗

   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羣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先後爲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爲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赤兔馬〗

   赤兔馬最早爲西涼刺史董卓的坐騎,後被董卓用來收買丁原的義子呂布;呂布死後,赤兔馬被曹操賞賜關羽;關羽被殺後,赤兔馬思念舊主,絕食而死。但根據史書記載,赤兔馬在呂布戰死後,不知去向,並沒有成爲關羽的坐騎。



〖方天畫戟〗

   方天畫戟是古代兵器名稱,因其戟杆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杆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歷史上,方天畫戟通常是一種儀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不過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只是它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



〖轅門射戟〗

   劉備兵屯小沛,呂布駐徐州,袁紹欲殺劉備,先使人賄呂布使其勿救!後派紀靈爲將殺奔劉備!劉備求於呂布,呂布經陳珪曉以利害欲保劉備,見紀靈軍來便邀兩軍至帳中相約:於一百五十步外立其方天畫戟,一箭射之,中則兩相罷兵!果中!紀靈畏呂布,無奈遂退兵。



〖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爲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爲流傳。



〖連環美人計〗

   王允將貂蟬收爲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係。先暗地把貂蟬許配給呂布,再明着獻給董卓做妾。呂布心懷不滿,一日,乘董卓上朝時,探望貂蟬,貂蟬和呂布相約來到鳳儀亭相會。貂蟬假意對呂布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正巧被董卓回府撞見,用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



〖袁紹〗

   字本初,汝南汝陽人,漢末著名軍閥,出身名門望族,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病死。



〖倉亭之戰〗

   袁紹和曹操繼官渡之戰後所對峙之最後一場戰役,袁紹在這場戰爭中湊足七萬餘兵力攻曹,曹操由於漢獻帝之故,命北方各路諸侯聚兵五萬攻袁。東漢漢獻帝建安六年四月,於倉亭大破袁紹,隔年五月袁紹吐血而亡。此戰最終決定了黃河以北地區的最終歸屬。



〖公孫瓚〗

   公孫瓚好戰,與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胡人的上司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發展到互相攻打,公孫瓚靠自己的軍事才能以少勝多,殺死了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分派刺史,成爲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界橋之戰〗

   袁紹與公孫瓚爲爭奪冀州而開打的戰爭,爲各地諸侯爭奪地盤明顯化的第一次會戰。漢獻帝初平二年冬,公孫瓚屯兵磐河,袁紹在界橋應戰。此戰之後雙方仍然爭戰不斷,如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歷時兩年,以雙方互相耗盡兵糧及董卓借漢獻帝之名遣使和解告終。



〖孔融〗

   字文舉。魯國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家學淵源。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爲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爲其所殺。


〖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正好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酢梨,母親叫孔融分了。孔融給每個人都分了一份,唯獨自己的那個最小。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爲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



祝好朋友人傑地靈氣壯四海,物華天寶春盈五湖。

三國英雄傳

〖歷史大講堂〗

四世三公袁本初,諸侯爭霸生靈塗。

呂布驍勇少謀略,孔融道義性情負。

血色赤兔世難出,貂蟬貌美靜若淑,

金戈鐵馬定乾坤,隨身經史傲東廬。


〖董卓〗

   字仲穎,隴西臨洮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官至太師、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董卓入朝亂政,“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協衆,睚眥之隙必扳,人不自保”。後招致羣雄聯合討伐,但聯合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


〖十八路諸侯〗

   東漢末年,諸侯討董,共計18路諸侯: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郡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討伐董卓〗

   東漢末年,各地羣雄組織地方軍對抗董卓的戰役。中平六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爲帝,實行恐怖統治。關東各地方羣雄見此,以討董爲名起兵,推舉袁紹爲盟主。雖然曹操出兵,及後到的孫堅奪戰,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盟軍決裂,形成羣雄割據的局面。



〖呂布〗

   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羣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先後爲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爲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赤兔馬〗

   赤兔馬最早爲西涼刺史董卓的坐騎,後被董卓用來收買丁原的義子呂布;呂布死後,赤兔馬被曹操賞賜關羽;關羽被殺後,赤兔馬思念舊主,絕食而死。但根據史書記載,赤兔馬在呂布戰死後,不知去向,並沒有成爲關羽的坐騎。



〖方天畫戟〗

   方天畫戟是古代兵器名稱,因其戟杆上加彩繪裝飾,又稱畫杆方天戟,是頂端作“井”字形的長戟。歷史上,方天畫戟通常是一種儀設之物,較少用於實戰,不過並非不能用於實戰,只是它對使用者的要求極高。



〖轅門射戟〗

   劉備兵屯小沛,呂布駐徐州,袁紹欲殺劉備,先使人賄呂布使其勿救!後派紀靈爲將殺奔劉備!劉備求於呂布,呂布經陳珪曉以利害欲保劉備,見紀靈軍來便邀兩軍至帳中相約:於一百五十步外立其方天畫戟,一箭射之,中則兩相罷兵!果中!紀靈畏呂布,無奈遂退兵。



〖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爲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爲流傳。



〖連環美人計〗

   王允將貂蟬收爲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係。先暗地把貂蟬許配給呂布,再明着獻給董卓做妾。呂布心懷不滿,一日,乘董卓上朝時,探望貂蟬,貂蟬和呂布相約來到鳳儀亭相會。貂蟬假意對呂布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正巧被董卓回府撞見,用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



〖袁紹〗

   字本初,汝南汝陽人,漢末著名軍閥,出身名門望族,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病死。



〖倉亭之戰〗

   袁紹和曹操繼官渡之戰後所對峙之最後一場戰役,袁紹在這場戰爭中湊足七萬餘兵力攻曹,曹操由於漢獻帝之故,命北方各路諸侯聚兵五萬攻袁。東漢漢獻帝建安六年四月,於倉亭大破袁紹,隔年五月袁紹吐血而亡。此戰最終決定了黃河以北地區的最終歸屬。



〖公孫瓚〗

   公孫瓚好戰,與主張以懷柔政策對待胡人的上司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發展到互相攻打,公孫瓚靠自己的軍事才能以少勝多,殺死了劉虞,並挾持朝廷使者得到了總督北方四州的授權,分派刺史,成爲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界橋之戰〗

   袁紹與公孫瓚爲爭奪冀州而開打的戰爭,爲各地諸侯爭奪地盤明顯化的第一次會戰。漢獻帝初平二年冬,公孫瓚屯兵磐河,袁紹在界橋應戰。此戰之後雙方仍然爭戰不斷,如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歷時兩年,以雙方互相耗盡兵糧及董卓借漢獻帝之名遣使和解告終。



〖孔融〗

   字文舉。魯國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家學淵源。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爲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爲其所殺。


〖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正好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酢梨,母親叫孔融分了。孔融給每個人都分了一份,唯獨自己的那個最小。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爲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



祝好朋友人傑地靈氣壯四海,物華天寶春盈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