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
2015-07-04

〖商朝〗

商朝又稱殷、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商朝的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江南一帶(不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爲當時世界上一個大國,但主要治理區域還是中原一帶。建都亳(今山東省曹縣以南地區),曾多次遷移,後盤庚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稱爲殷。


〖玄鳥生商〗

    商人的祖先,傳說是高辛氏的後裔,是諸夏之族中有着悠久歷史的部落之一。相傳有娀氏女簡狄與二女行浴,有玄鳥飛過墮其卵,簡狄取而吞食,因而懷孕生契,契是傳說中的商之始祖。由契至湯,共傳十四代,正好與夏王朝相始終。


〖商湯〗

     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爲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公元前1783~前1754)崩。葬處據傳有六處,說法最多的是在毫(今河南省-商丘縣北面)。



〖鳴條之戰〗

    在約公元前16世紀,夏王桀的統治出現了危機。夏朝屬國商,乘機征服四鄰分別翦除夏朝羽翼葛國、豕韋、顧國、昆吾等屬國,使夏王桀孤立無援。最後,商湯率戰車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桀只好倉促率軍與商軍戰於鳴條,結果夏朝軍隊大敗,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外丙〗

    外丙,商代天子,子姓,名勝,湯第二子,商朝第二代王。商開國君主湯之子,湯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爲王,是爲外丙元年,伊尹攝政。外丙即位後三年卒,傳位其弟仲壬。一說外丙是商湯的弟弟,湯子太丁叔。

〖仲壬〗

仲壬是商湯之子,外丙之弟,商朝第三代王,《史記》稱他在位四年後去世。兄太丁之子太甲繼位。仲壬繼位後,由伊尹輔政,基本上遵守湯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對比較穩定,國家日益強盛。



〖太甲〗

    太甲,生卒年不詳,爲湯嫡長孫,商朝第四代王,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後繼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於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 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其在位期間,諸侯歸順商王,百姓得以安寧。

〖太甲復位〗

    約公元前1541年,成湯的嫡長孫太甲在商朝老臣伊尹的幫助下即位。太甲當上天子後,他不遵循成湯制定的典則、驕橫、貪圖享樂。伊尹多次規勸,可是太甲依然我行我素。太甲三年,伊尹將太甲關在王都郊外的桐宮,讓他閉門思過,而伊尹自己則攝政當國,代天子職權。太甲在伊尹的耐心開導下,悔過反省,痛改前非,施行仁義,伊尹便迎太甲歸朝當政。



〖沃丁〗

    沃丁,亦稱羌丁,姓子名絢,商朝第五代王,出生於河南商丘,是中國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孫。沃丁繼父太甲即位,傳說在位29年。沃丁即位時,仍以伊尹爲相。伊尹之後,沃丁以咎單爲卿士,即宰相。咎單也是商湯時老臣,他輔佐朝政,仍然採取伊尹節用寬民的政策,篤行湯法。並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發揚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後,由弟太庚即位。諡號昭王。



〖太庚〗

     太庚,又作大庚,誤稱小庚。姓子名辯,商朝第六代王,是中國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繼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公元前1541—公元前1516年),他死後由子小甲(一說爲太庚之弟)繼位。諡號宣王。

〖小甲〗

     在位36年,今認爲17年。商朝第七代王,小甲在位時,商代以亳爲都,小甲死後,弟雍己繼立,商朝始衰,諡號敬王。


〖雍己〗

    雍己,姓子名密,是中國商朝的國王,前任國王小甲之弟,商朝第八代王,定都於亳。商王小甲死後即位,在位12年,荒廢政事,商朝開始衰落。雍己在位時商朝逐漸衰落,諸侯不來朝。雍己死後,弟太戊繼任。《太平御覽》引《史記》說雍己在位12年。


〖太戊〗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國王。湯五世孫,太甲孫。死後追諡爲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爲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太戊在位七十五年(前1535年─前1460年)。在位期間,商朝復興。與祖乙、太甲並稱爲三示(三個有貢獻的國君)。


〖仲丁〗

    仲丁,前1413年-前1403年,姓子名莊,商第10位國王。太戊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葬於狄泉。中丁在位時遷都於敖。當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藍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藍夷。仲丁死後,諸弟爭奪王位,造成繼承上的九世之亂,商朝一心度中衰。仲丁死後,其弟外壬即位。


〖九世之亂〗

    九世之亂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後,連續發生王位紛爭,又屢次遷都,使王朝中衰、諸侯離叛的事件。這一動亂歷經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亂”。九世之亂延續近百年,直到盤庚遷殷後才最終結束。九世之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導致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


〖外壬〗

    外壬,生卒年不詳。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後繼位。在位15年,病死,葬於狄泉。仲丁死後,外壬成功地奪取王位,並向諸弟妥協,造成了商王朝繼承上的混亂,史稱九世之亂。商朝開始衰落。外壬死後,由其弟河亶甲繼位。



〖河亶甲〗

    河亶甲,姓子名整,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後繼位,商第12位國王。河亶甲在位時,商朝再度衰落,無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遷都河南內黃,以緩解內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還曾出兵征伐東南方的蘭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國的幫助下,使叛亂的諸侯重新安定下來。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後葬於相。



〖祖乙〗

    祖乙,河亶甲子,中國商朝第13任國王,在位19年,葬於狄泉。祖乙在位時,遷都於邢(今河北省邢臺市)。他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國運再度中興。甲骨文中稱他爲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稱爲“三示”。

〖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啓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好朋友盛世輝煌抒壯志,春光璀璨繪藍圖!

商朝

〖商朝〗

商朝又稱殷、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商朝的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江南一帶(不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爲當時世界上一個大國,但主要治理區域還是中原一帶。建都亳(今山東省曹縣以南地區),曾多次遷移,後盤庚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稱爲殷。


〖玄鳥生商〗

    商人的祖先,傳說是高辛氏的後裔,是諸夏之族中有着悠久歷史的部落之一。相傳有娀氏女簡狄與二女行浴,有玄鳥飛過墮其卵,簡狄取而吞食,因而懷孕生契,契是傳說中的商之始祖。由契至湯,共傳十四代,正好與夏王朝相始終。


〖商湯〗

     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爲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公元前1783~前1754)崩。葬處據傳有六處,說法最多的是在毫(今河南省-商丘縣北面)。



〖鳴條之戰〗

    在約公元前16世紀,夏王桀的統治出現了危機。夏朝屬國商,乘機征服四鄰分別翦除夏朝羽翼葛國、豕韋、顧國、昆吾等屬國,使夏王桀孤立無援。最後,商湯率戰車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桀只好倉促率軍與商軍戰於鳴條,結果夏朝軍隊大敗,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外丙〗

    外丙,商代天子,子姓,名勝,湯第二子,商朝第二代王。商開國君主湯之子,湯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爲王,是爲外丙元年,伊尹攝政。外丙即位後三年卒,傳位其弟仲壬。一說外丙是商湯的弟弟,湯子太丁叔。

〖仲壬〗

仲壬是商湯之子,外丙之弟,商朝第三代王,《史記》稱他在位四年後去世。兄太丁之子太甲繼位。仲壬繼位後,由伊尹輔政,基本上遵守湯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對比較穩定,國家日益強盛。



〖太甲〗

    太甲,生卒年不詳,爲湯嫡長孫,商朝第四代王,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後繼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於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 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其在位期間,諸侯歸順商王,百姓得以安寧。

〖太甲復位〗

    約公元前1541年,成湯的嫡長孫太甲在商朝老臣伊尹的幫助下即位。太甲當上天子後,他不遵循成湯制定的典則、驕橫、貪圖享樂。伊尹多次規勸,可是太甲依然我行我素。太甲三年,伊尹將太甲關在王都郊外的桐宮,讓他閉門思過,而伊尹自己則攝政當國,代天子職權。太甲在伊尹的耐心開導下,悔過反省,痛改前非,施行仁義,伊尹便迎太甲歸朝當政。



〖沃丁〗

    沃丁,亦稱羌丁,姓子名絢,商朝第五代王,出生於河南商丘,是中國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孫。沃丁繼父太甲即位,傳說在位29年。沃丁即位時,仍以伊尹爲相。伊尹之後,沃丁以咎單爲卿士,即宰相。咎單也是商湯時老臣,他輔佐朝政,仍然採取伊尹節用寬民的政策,篤行湯法。並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發揚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後,由弟太庚即位。諡號昭王。



〖太庚〗

     太庚,又作大庚,誤稱小庚。姓子名辯,商朝第六代王,是中國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繼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公元前1541—公元前1516年),他死後由子小甲(一說爲太庚之弟)繼位。諡號宣王。

〖小甲〗

     在位36年,今認爲17年。商朝第七代王,小甲在位時,商代以亳爲都,小甲死後,弟雍己繼立,商朝始衰,諡號敬王。


〖雍己〗

    雍己,姓子名密,是中國商朝的國王,前任國王小甲之弟,商朝第八代王,定都於亳。商王小甲死後即位,在位12年,荒廢政事,商朝開始衰落。雍己在位時商朝逐漸衰落,諸侯不來朝。雍己死後,弟太戊繼任。《太平御覽》引《史記》說雍己在位12年。


〖太戊〗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國王。湯五世孫,太甲孫。死後追諡爲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爲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太戊在位七十五年(前1535年─前1460年)。在位期間,商朝復興。與祖乙、太甲並稱爲三示(三個有貢獻的國君)。


〖仲丁〗

    仲丁,前1413年-前1403年,姓子名莊,商第10位國王。太戊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葬於狄泉。中丁在位時遷都於敖。當時,東南方的夷族興起,仲丁六年,其中的藍夷進攻商朝,仲丁出兵擊退藍夷。仲丁死後,諸弟爭奪王位,造成繼承上的九世之亂,商朝一心度中衰。仲丁死後,其弟外壬即位。


〖九世之亂〗

    九世之亂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後,連續發生王位紛爭,又屢次遷都,使王朝中衰、諸侯離叛的事件。這一動亂歷經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亂”。九世之亂延續近百年,直到盤庚遷殷後才最終結束。九世之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導致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


〖外壬〗

    外壬,生卒年不詳。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後繼位。在位15年,病死,葬於狄泉。仲丁死後,外壬成功地奪取王位,並向諸弟妥協,造成了商王朝繼承上的混亂,史稱九世之亂。商朝開始衰落。外壬死後,由其弟河亶甲繼位。



〖河亶甲〗

    河亶甲,姓子名整,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後繼位,商第12位國王。河亶甲在位時,商朝再度衰落,無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遷都河南內黃,以緩解內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還曾出兵征伐東南方的蘭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國的幫助下,使叛亂的諸侯重新安定下來。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後葬於相。



〖祖乙〗

    祖乙,河亶甲子,中國商朝第13任國王,在位19年,葬於狄泉。祖乙在位時,遷都於邢(今河北省邢臺市)。他幾次出兵平服了蘭夷、班方等國,解除了東南方的夷族對商的威脅,國運再度中興。甲骨文中稱他爲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稱爲“三示”。

〖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啓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好朋友盛世輝煌抒壯志,春光璀璨繪藍圖!